轉眼之間,2019年端午節已然到來。在這個傳統節日里,吃粽子賽龍舟已經成為各地世代相傳的習俗。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享受端午假期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為了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就端午節所食的粽子來說,粽子葉的采摘季節通常在每年的7-10月份,在當年端午節之后。因此當年包粽子用的幾乎都是上一年產的粽子葉,顏色都會有所變化。為了讓老粽葉更好看,很多不良商家使用化學物質來返青。化學物質的使用會導致粽葉面的重金屬含量很多,比如說鉛、汞、砷,這對人體都是有害的。同時,在粽子的生產過程中,添加劑、微生物、霉菌等問題也會引起食品安全問題。
為了讓人們在端午節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我國多個地方都通過檢測儀器對相關的食品進行了抽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70多個品牌的479批次樣品進行實驗室檢驗,抽檢結果顯示合格率為....;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81批粽子、蛋制品等抽檢,所檢項目全部合格;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生產、流通、餐飲環節應節食品(粽子)200批次,全部檢測合格;杭州市市場監管局采樣了36批次,36批次均合格。
檢測合格,無疑是給人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事實上,要想對粽子進行檢測,離不開相關檢測標準和檢測儀器的使用。目前,我國發布的有關于粽子的檢測標準主要有《SB/T 10377-2004粽子》、《GB 19295-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速凍面米制品》、《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涉及到的檢測項目主要有:蘇丹紅I、蘇丹紅II、蘇丹紅III、蘇丹紅IV等非食用物質;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糖精鈉、安賽蜜等食品添加劑;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霉菌、商業無菌等微生物指標;過氧化值、鋁的殘留量、糖精鈉、甜蜜素、脫氫乙酸、丙酸(流通環節)。隨著標準的不斷完善,粽子的檢測也會變得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同時,對粽子的檢測也離不開檢測儀器的大量使用。目前抽檢過程中主要使用到的檢測儀器主要有對食品添加劑進行檢測的薄膜層析儀器和液相色譜儀器以及新出現的免疫親和柱-熒光分光光度儀器;微生物檢測的微生物光電檢測系統以及新出現的試紙;一般成分分析儀器、微量元素分析儀器、農藥殘留分析儀器、獸藥殘留分析儀器、霉菌毒素分析儀器、食品添加劑分析儀器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分析儀器等常用到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儀表。
依照相關標準以及儀器的使用,可以快速的對食品進行檢測,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同時對于檢測儀器儀表企業來說,要積極研發,才能保衛人們的餐桌安全,同時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在安徽蚌埠市,工作人員通過硫酸銅快速檢測儀、重金屬分析儀等對食品進行檢測,從食品取樣浸泡、試劑反應、上機檢驗到檢測結果,檢測速度快、準確度高,其.短檢測時間僅需10分鐘,而.長的檢測項目也不會超過2個小時。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檢測儀器將會變得更智能、便捷、準確,同時目前大熱的食品溯源系統的發展,未來食品領域將會變得更加安全,有害食物將會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