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研究人員對航空發動機核心機在高空結冰現象的理解有了很大的進展,但研發為飛行員提供危險告警的可靠傳感器系統的工作,仍然處在相對初始的階段。
如今,一款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奧卡那根分校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的平面微波諧振器傳感器裝置,或將改變這一情況,這款新型傳感器可通過微波來即時檢測冰的形成,在飛行員或地勤人員觀察到結冰之前,便可檢測到冰在表面形成時的精確時間。相關研究報告已經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發表。
目前,平面微波諧振器裝置已成功用于傳感監測領域,可用于監測固體,液體和氣體材料。然而,還沒有該裝置進行冰和雪探測的相關研究,盡管它們對運輸和安全應用中的結冰探測作用明顯。
據了解,這款新型傳感器大體由沉積在一層薄塑料上的金屬構成,足夠堅固,可經受住各種考驗,且它的制造既簡單成本又低。這一檢測能力,可防止與冰冷飛機機翼相關的悲劇。傳感器可全面了解機體任何表面上的結冰情況,如飛機機翼。例如,傳感器能夠檢測水何時撞到機翼,跟蹤從水到冰的相變,然后測量其厚度。總之,該傳感器可使地面和飛行中的除冰更快、更便宜、更有效。
簡而言之,該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測量發射微波的共振頻率、振幅和散射模式,如何被可能存在于其表面的任何水、霜或冰改變實現檢測。在實驗室的測試中,其能在冰點以下冷卻的幾秒鐘內檢測到結霜現象。
相比之下,人類觀察者要等到傳感器處于-10℃約兩分鐘后,才可能看到結霜現象。然而,正如研究人員所指的那樣,這只是在實驗室里的一個小樣本上,至于要在室外環境下發現整個機翼上的結冰難度則要大得多。
無論如何,這是一種快速準確地探測冰層形成的全新方法。這項技術基于射頻和微波技術,可實現無線和非接觸檢測,因此,它可以用來確認除冰工作是否已經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