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疫情成了中國經濟的一次壓力測試,尤其是傳統行業和企業面臨著巨大壓力。在此背景下,“新基建”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
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板塊之一,工業互聯網成為我國未來重點部署的核心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頻頻定調加快其發展。2019年“工業互聯網”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互聯網巨頭重點發力的領域,也是新經濟的“藍海”,而工業大數據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糧食”。
工業大數據涵蓋工業領域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的各類數據,是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大數據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12月,工信部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加快建設數據強國,為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提供強大的產業支撐。
5月13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意見》從加快數據匯聚、推動數據共享、深化數據應用、完善數據治理、強化數據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對加快工業大數據產業發展作了具體部署。
發展大數據產業,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落地方案。在構建工業大數據資源體系層面,《意見》提出,推動工業大數據全面采集,支持企業加快部署傳感器、射頻識別、數控機床、機器人、網關等數字化工具和設備,提升設備數據、產品標識數據、工廠環境數據等生產現場數據采集能力。
其中,傳感器是一類將環境中的自然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光傳感器、位置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傳感器是數據的采集入口,是物聯網、智能工業、智能設備、無人駕駛等的“心臟”,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動力引擎。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傳感器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2019年傳感器擴大應用范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達231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傳感器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
工業大數據產業在為傳感器行業帶來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對傳感器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對傳感器靈敏度、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會更高。另外,工業大數據也使得傳感器無處不在,大量使用,對傳感器提出輕量化、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同時也要求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
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國內傳感器企業應積極推動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創新,構建完備的產業結構體系,形成產業龍頭,促進相關領域的技術融合,才能較快推進我國傳感器產業發展,滿足大數據時代對傳感器的需求。
華恒資訊:自動化儀表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大盤點